首页

舔足视频国产

时间:2025-05-28 21:01:02 作者:上海启动建设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 浏览量:66656

  中新网上海5月27日电 (谢梦圆)27日,上海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在沪启动,会上首次发布了《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建设研究蓝皮书》,标志着中国在构建国际航运绿色治理规则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在国际海事组织(IMO)第83届环保会议上,针对5000总吨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经济”净零排放管控新政正式获批。该新政将自2028年起对国际航行超标排放船舶实施阶梯性碳费机制。船舶所使用的燃料需经过全生命周期碳强度核算,并基于认证结果进行碳费缴纳。这标志着建立权威、独立、符合IMO标准的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成为全球航运业的当务之急。

27日,上海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在沪启动。谢梦圆摄

  为积极应对国际规则调整,上海海事局、上海市交通委牵头组织上海海事大学专家团队,联合国内主要能源、航运企业及认证服务机构,于今年3月发起成立了“上海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作为中国首个专注于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的法定实体。

  协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系统编制了《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建设研究蓝皮书》,明确覆盖船用燃料原料采集、生产加工、运输分销、船上使用等各环节碳排放核算路径。蓝皮书全面对标IMO、欧盟等国际先进政策与认证制度,结合中国航运燃料产业实际,从政策、标准、组织、数字平台等维度,提出建立统一、高效、国际接轨的认证制度的总体框架,为中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运低碳治理体系提供了“上海方案”。

  目前,协会正在加快推进自主认证体系文件编制,计划于今年底完成核心制度设计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技术支持方面,认证体系将以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与验证平台,确保燃料碳足迹信息可追溯、可核查、可信赖。

  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处在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的关键时期,推动航运绿色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上海航运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抓手。

  中国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的建设,既是推动上海构建国际绿色燃料交易和认证服务中心的重要支点,也是中国在全球绿色航运治理体系中积极作为的重要体现。该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绿色航运话语权,更将助力上海在新一轮国际航运竞争中掌握主动。(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我国已记录海洋生物物种2.8万余种 占世界已知总数11%

再以巴黎奥运村为例,设计师放弃了几十年来盛行的现场浇筑混凝土,使用低碳混凝土、木结构和可再生地热供暖,在建筑的整体布局上考虑到利用巴黎的风向来为建筑降温,并且加大了隔热材料的投入,从而保证室内的气温相对于室外低六摄氏度,达到奥运村不安装空调,碳排放量减少约一半的目标。但近几年巴黎夏天动辄4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酷热天气,自然降温的方式显然很难赢得各国代表团后勤部门的认可,不少代表团已经表示将带上空调前往巴黎奥运村。

日本2024年度预算防卫费创历史新高 中方回应

今年是芬兰第三次在进博会设立国家馆。芬兰商会执行董事吴兰表示,芬兰在华企业非常看好中国市场潜力,也能感受到中国为改善营商环境所做的努力。对于许多芬兰公司来说,中国是他们最大的消费市场。

OPPO首款圆表OPPO Watch X 正式发布 售价2299元起

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二期项目位于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的琼东南盆地,距离三亚市约132公里,距离“深海一号”能源站约70千米,是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项目,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近千米,部署12口水下气井并新建一套深水水下生产系统。

货物贸易创历史同期新高 增长动能量稳质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城市更新通常包括房屋修缮、增加公共设施、绿化环境、商业街区更新、历史街区保护、老厂区和老工业区的活化再利用等,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全国已有数百个城市成立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多地出台城市更新条例、管理办法、指导性文件和各种支持政策。除了大城市,很多中小城市也积极将城市更新与城市体检工作相结合,按照‘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的模式全面查找城市的短板问题,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朝着精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张文忠说。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约4.7万亿千瓦时

今年初,2024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在郑州召开,今年河南将全面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万亿元。从2023年“共接待国内游客8.4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510亿元”来看,河南今年有望在中部率先完成万亿级的“破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